一是《稅收征管法》和《會計法》規定,公司從成立之日起15日內,必須按會計法及會計準則,建立企業賬冊。
二是《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規定》規定,沒有聘請具有從業資格的專職會計的,必須委托代理記賬機構進行辦理會計業務。
三是企業發展需要。一家企業從執照第一天開始,就需要有納稅申報義務,每月每季每年均需要定期向稅務局報送報表,不管是否有經營均需定期報送。稅收風險是一家企業自始至終的都有存在的。因此聘請一個專業機構是十分有必要。公司注冊好以後(一個月內)必須要有公司的會計到所在地的地稅局辦理備案,備案以後需要每個月按時報稅(15號之前),包括月報、季報、年報等以及公司年檢等事宜。很多企業負責人等公司注冊好了認為暫時沒有業務就不用交稅,等到想要開票或者辦理稅務業務的時候發現公司沒有及時備案和報稅,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罰款。
公司成立初期如果沒有收入可以申請零申報,但是每月必須要申報。
有3個行業笑話從中可以看得出會計工作的重要。一是老板可以得罪所有員工,就是不能得罪會計。二是公司成立後,老板第一要請的人是會計,公司結業後,炒掉最後一個員工是會計。三是企業老板要想發達,身邊一定要有一個會計師和一個律師。有項目了,第一個要問會計是否有錢賺,第二個問律師是否有法律風險。
武漢工商代辦就找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商務谘詢有限公司,專業誠信。
附:《稅務征管法》第二十二條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者發生納稅義務之日起15日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賬簿。前款所稱賬簿,是指總賬、明細賬、日記賬以及其他輔助性賬簿。總賬、日記賬應當采用訂本式。”
《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一條 “依法應當設置會計賬簿但不具備設置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條件的單位,應當委托代理記賬機構辦理會計業務。”
一、國稅收入在克難奮進中實現跨越
努力克服宏觀經濟增長減速,部分重點行業稅源下滑、結構性減稅政策全麵實施等各類不利因素影響,堅持組織收入原則,加強稅收征管,科學組織征收,全市國稅收入呈現出“實現目標、總量突破、結構優化、質量提高”的特點。2014年12月中旬,我局組織國稅收入一舉突破千億大關,成為全國第三個國稅過千億的省會城市,省局、市委市政府專門發來賀信,總局局長王軍,省政府常務副省長王曉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省局局長張國鈞,原市長唐良智、常務副市長賈耀斌等領導,分別作出批示,給予充分肯定和表揚。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給予全方位宣傳報道,在社會各界產生了良好反響。2014年,我局累計組織國稅收入1035.73億元,同比增長15.79%,為省局下達年度計劃的104.86%,占全省國稅收入的總量的55.6%;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6.81億元,同比增長15.96%,為市政府下達年度計劃的101.72%。武漢國稅收入規模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6,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中位居第1,占全省國稅總量的比重達到55.6%,比上年提升2個百分點,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財力支持。
一是主動作為,推進財源建設。推動建立政府主導、國稅協調、部門參與的涉稅信息共享平台,製定《第三方信息管理辦法》。擴大與10多個職能部門的信息互通共享成果,獲取第三方涉稅信息2500萬餘條,提升了稅收征管數據質量。全年通過財源建設增加國稅收入25億元以上。
二是調研分析,發揮職能作用。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報送稅收經濟專報,積極為籌劃地方收入建言建策。《稅收推動經濟發展分析報告》《武漢汽車產業財源建設調查報告》和《2008-2013年減免稅政策效應分析報告》等多篇專題報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重視和批示。
三是服務發展,落實稅收優惠。認真落實國家出台的“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一係列結構性減稅政策和優惠政策,受理增值稅免稅備案1210戶次,審批各類增值稅即征即退5.1億元。認定出口退(免)稅企業3725戶次,辦理退(免)稅61.25億元。受理申報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23421戶次,減免所得額45.68億元,減免抵稅額19.15億元。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做法得到國務院督導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