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兩套帳,外賬和內帳。外賬記錄有發票的任何東西,內帳記錄真實業務。外賬是假的,內帳是真的。采用兩套帳的公司,往往有偷稅賬戶,往往有不見得光的收入和支出。這個也不是什麽大秘密。所以,在這樣的公司做,外賬壓力非常大的。有可能出現采購不要票,收入不開票、庫存亂七八糟、買假票等等情況。有可能有獨立的外賬、內帳會計,也有可能一個人管兩盤帳。老板的心思往往不在財務這邊,除非稽查局下來查,所以外賬上是基本得不到老板的支持的,但也有例外。
老板是膽大的,膽大到不怕死。我覺得一個人打工和一個人做老板(創業),最大的區別就是風險的承擔。打工失業,最多是離職;做老板的失敗了,那就是投資款打水漂,該還的要還。能做出些模樣的,肯定有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敢做。在私企下做,你會發現,違法違規的事情統統會沾上邊。但事先說明,太多數老板都是懂小些法律,大點的私企還專門聘有法律顧問。不是他們不懂法,而是他們認為違法的成本太低。所以,在私企的會計人員,見到某些東西不要見怪說怪。明哲保身能讓你呆在企業多點時間。
一、先講講稅務上的
稅法,我認識的老板,除了一個是谘詢顧問公司的老板外,其他的稅務方麵的知識基本等於0。老板法律雖差,但計算方麵還是對於他們來說,要3%的票,還不如去市麵上買些1-2%的票回來。買到真票還好說,最怕買到假票。所以,多去稅局驗驗票,是個好習慣。
票是真的,拿回來還要做帳。賣出去的是傳真機,購入的是打印機,那是經常有的事情。庫存亂七八糟那也是經常的事。有入庫無出庫,有出庫無入庫,出庫飛單等等什麽情況都有。老實說,3年一小查,5年一大查,你在崗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問題,最好就祈求稽查不要來那麽快,最後就是走之後稽查在來。所以,各位有時間的時候,多看看稅法,對你也是個好事情。
順便講講固定資產,書本上講的好,建台帳,搞卡片,搞去哪個部門卡片到那個部門,定期盤點。書本是個規範的流程,在實際工作中,就看企業的內部流程了。我見到有好的,也見到有爛的。有些東西你在崗時見都見不到。老板覺得企業是他的,那麽老板買什麽東西要不就是家用,要不就是企業用。老板出去買些家用的電腦,發票抬頭寫公司。這些怎麽處理,看你平時功力了。
講講應收應付。有時,應收落入老板袋,應付老板付,也是會有的事情。畢竟對外,老板=企業這個概念還是深入人心。所以,久而久之,帳上會出現應收收不回,應付付不出,常年掛賬。這些沒什麽,最怕老板大腦“失憶”。有時老板收沒收、付沒付,也不跟財務說一聲,搞的最後內帳失真。一年內你可能記得得,過多2年老板也可能完全忘記了。搞到最後連內帳都不清不楚,這些情況也很多,希望你不會在這個時候倒回去梳理這些爛手腳。內帳亂,外賬更亂。我說個例子:建築企業非常普遍,經常出現未知往來。
二、講講社保
這個不用多說,在座的各位如果在私企還能享受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的話,我真的可以說你的待遇還不算太差。我不知道你的其他同事有沒有這樣待遇。稍微正規的私企還是有的,但不可能是全員購保。還有甚者……我曾試過這樣的企業(07年),工資單上是幫人購社保,但企業並無繳納社保,擺明克扣你的工資(適用剛出來的大學生,什麽都不懂)。定期去社保局去查查個人社保吧,這是個好事情。
關於稅務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這個要看企業環境。好的企業,問題比較少;差的企業,問題比較多。
三、關於財務軟件
我看到吧裏很多人推薦免費軟件,也說說。如果你是學習用,工作不用,要來也可以,反正也是學習學習,錯了,也沒所謂。如果你是工作用,我建議還是免了吧。假設我是個無賴,我到時在某個模塊搞些手腳,等你數據大亂的時候,你就乖乖被我宰的份,要知道數據無價。其中的道理大家自己想想。
目前金蝶、用友、4fang等等的記賬模塊的價格很低,隻要老板肯出錢,可以買套正版的用用。正版有專人技術服務,如果你的軟件、模塊出了問題,有專人幫你解決。
我經曆的企業都是財務軟件做帳,有4fang、金蝶、還有用友。財務軟件有財務軟件的好處,手工也有手工的方便。如果對軟件不熟,不要開那麽多的模塊。如果企業管理混亂,更不要亂開模塊。平時開個記賬就OK,不要閑著沒事幹,開工資、應收、應付、存貨等。到時月末結轉,麻煩。若出錯了,也不好搞。
總的來說,按需要來開。如果平時工作就那麽幾張紙,你不妨用用手工或者開輔助項目核算。EXCEL是個好用的數據統計和管理軟件。用EXCEL建立台帳,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傳統的手工記錄轉換成EXCEL管理,財務軟件+EXCEL結合做帳的方法,我個人非常推薦。
四、做帳是有技巧的
外賬、內帳的要求不一樣。外賬對稅局,內帳對老板;外賬比較亂,內帳比較清晰。內帳有企業的“冬瓜豆腐”,基本上可以看出所有東西。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做外賬,同時又做內帳的會計,千萬千萬要小心。我在一間私企抽查以前年度外賬,居然某年度發現在外賬上出現了不該出現的東西,這個大家好好理解。再強調下外賬,外賬不能太亂,又不能太清晰(我說的有點拗口了),個中原因,大家以後慢慢參透。
我之前說過外賬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從來不假。如果稅局最差檔的專管員都蒙騙不過的話,我看那盤帳也確實夠爛,所以,必要的關係支出,還是要出出。這個老板會定期做好,如果沒有做過或忘了,適當提醒提醒。專管員看起來官不大,但還是有小小權力的,最起碼稽查局要不要下來,立案不立案那麽快,他是一個關鍵人物。